果莺公司的工作人员给笔者算了一笔账:一套G6式光电站每天平均发电50千瓦时,一年平均日照天数320天,按并网后每千瓦时价值1元钱计算,每户村民家一年能产生效益大约1.6万元。
实施建筑能效领跑者行动,建设超低能耗或近零能耗建筑示范工程,适时开展集中连片示范区建设。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大力推广应用节能建材、绿色建材以及新型结构体系及配件、部品部件和配套技术。
适应分布式能源发展、用户多元化需求,优化电力需求侧管理,加快智能电网建设,提高电网与发电侧、需求侧交互响应能力。以分布式能源、智能微网、电动汽车等山东省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41为重点,扩大新型能源利用技术规模化应用,积极推广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集成供能工程,实现能源供应由单一集中模式向小型分散利用与集中供应并重转变。光伏坚持集中式、分布式相结合充分利用塌陷地、荒地、盐碱地发展集中式光伏发电,重点打造鲁西南塌陷地光伏发电基地和黄河三角洲盐碱滩涂地光伏发电基地;结合高效农业区、产业园区建设,积极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建山东省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24设一批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和风光、农光、渔光等综合利用示范区。远期,扩大陆上风电基地开发规模;建成鲁北、莱州湾、长岛3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场,启动渤中、半岛北、半岛南海上风电场建设。开放电网公平接入,建立分布式电源发展新机制,积极发展分布式电源,完善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和服务。
到2020年,建成一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到2030年,建成多能互补、供需协调的智慧能源系统。积极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行动,以空调、通风、照明、热水、电梯用能等系统设备为重点积极推进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截至目前,麻城市以实施官府产业扶贫项目57个,已建成53个,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305公里,确保了光伏项目顺利实施。
前不久,麻城市黄土岗6MW光伏发电站正式并网发电,这片建在河道荒滩上的光伏项目成为当地村民扶贫脱贫的重要路径。国网麻城市供电公司副总经理徐哲:在项目规划中,国网麻城市供电公司充分发挥行业技术优势为政府编制规划出谋划策,促使将原村级分散建设改为乡镇集中建设,提高光伏项目安全性、经济性,同时也提高了麻城电网设备利用效率。木子店6MW和黄土岗6MW是目前黄冈最大的光伏扶贫电站。12月2号晚,麻城市黄土岗镇村民何咏良,高兴收到村书记杨作柱送来的光伏扶贫分红3000元
二是推广模式因地施策。农户在确定安装意向过程中,有可能多次反复,需要多方做工作,打消其顾虑,只有这个环节顺利启动,其他工作才能进行。
(二)成因分析1、确定意向环节(1)农户顾虑一方面是觉得盈利水平不高,吸引力不强;另一方面则来自对屋顶光伏了解不够,担心屋顶受损以及产生辐射,特别是不少青壮年在外打工,在家的老年人疑虑更多;(2)市场中一些小公司以低价、虚假承诺恶性竞争,还有一些小公司的产品低端、质量低下,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也对光伏市场发展和行业安全形成隐患;(3)企业推广力度不够,与农户缺乏沟通,特别是大央企没有设立推广媒介,缺少融入本地的推广经验;(4)乡镇村基层前一阶段未引起重视,投入力度不够,一些基层在推广上没有发力到位,乡镇到村级缺少机制手段,主要依赖企业面向农户推广。各地应加强和企业合作协调,在摸底、勘测、设备采购等环节主动为企业和电力部门对接沟通,避免工作重复、误工。三是加强统筹合力推进。近日,目前衢州发改委发布屋顶光伏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4、并网验收环节(1)与电力部门衔接不够,当地电网无法接入,由于各地未及时对接属地电力部门,在电力设施改造及电网接入条件上相对滞后;(2)未能排出建设时序,电力跟进不易,屋顶光伏涉及千家万户,建设时序较为繁杂,电力部门难以一一对接;(3)模式多样,对电力部门是个挑战,目前建设模式主要有租赁、自建,电力部门需面对企业及个人多个业主。县(市、区)统筹协调勘测力量,积极采用无人机等先进勘测技术,全面筛选、落实可建屋顶。但进度并不理想,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一是整体进度不及预期。各地在实践中,摸索总结了很多好的方法,如现场答疑、上门宣讲、党员干部带头、请环保部门现场检测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各地要互相学习借鉴,提高干部群众的积极性。
三是大干项目的氛围还待浓厚。要抓好规划与协调,一方面,抓好分布式发电规划,将工业园区、大型企业、大型建筑物等纳入统筹规划,另一方面,各地尽快跟电力部门衔接,要把建设计划落实到细节。
1、确定意向是屋顶光伏推进中最关键的环节,也是问题最多的环节。要把屋顶光伏建设施工纳入各级各部门安全生产监管体系中,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职能。
一是宣传推广多管齐下。按照方案要求,8月底试点县要各完成1000户,全市其他各县(市)区要完成招商,进入项目攻坚阶段,但从进度看各地都没有达到要求。3、施工安装是建设的直接环节,施工力量安排是否科学,设备物资能否保证按时进场,都直接影响施工进度;屋顶光伏对施工要求较高,一户屋顶需约3-4人一组的安装队约0.5-1天完成,同时受天气制约较大,雨天基本停工。2、勘测包括初勘和细勘,是企业和农户签订协议以及设计安装方案的前提,完成后才能进入实际安装。项目管理和施工人员要经过培训合格后上岗,安全设施和防护用品要到位。其中主要环节是确定意向、现场勘测、施工安装、并网验收。
随着《浙江省百万家庭屋顶光伏工程实施方案》和《浙江省光伏小康工程实施方案》的先后出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响应贯彻,策划了《衢州市金屋顶光伏富民工程》,并将民用光伏发展列入市委市政府八项重点工作之一。构建政府主导、企业负责、社会化保障的施工安全生产防控长效机制,有效分散地方财政和企业风险,及时有效地保障施工现场工人、第三人的生命及财产权益,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各地把屋顶光伏推进作为今年内重要的一项任务来抓,特别是乡镇要及时进行工作重心转移,落实领导和专人负责,加强推广。在市级加大对县级督考力度的基础上,合理传导考核压力到乡、到村,层层传递,建立奖罚并举的考核机制,特别是乡(镇、街道)政府要建立和完善一套直接面向村、村干部的考核和奖惩机制,发挥村级干部能动性。
二是有关部门要加强安全监管。截止11月15日,累计共建成6485户,完成年度计划的40.5%。
这四个环节在时序上有先后,但又有相互交叉,如果统筹协调不好,则四者间相互影响,阻碍项目的快速推进。一、全市屋顶光伏项目推进进度仍不理想今年以来,全市各地根据实际,积极探索工作推进方式,全力推进屋顶光伏建设,如强化责任落实到乡镇到部门、推出适应农户需求的建设模式、探索多样化的租赁收益模式、协调金融部门解决资金不足问题等,取得了一定成效。该文整理了当前衢州市发展分布式光伏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建议,是当前我国分布式光伏发展最为火热地区最真实的一线反馈。安全生产一直是抓项目的重中之重,防止因安全制度缺失或违章违规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各地要落实施工及运维各环节的安全问题,杜绝安全隐患。
3、施工安装环节(1)建设时序安排不科学,支架、组件、逆变器安装、布线等各环节缺少合理的分工和施工路径,安装程序存在误工等待;(2)担心窝工而力量不足,企业考虑成本因素,主观上不愿配备强有力的施工团队;(3)施工条件影响进度,屋顶光伏安装对天气条件要求较高,雨天无法施工;(4)部分项目备货不足,由于企业主要依赖于采购,内部审核、财务、流通程序较长,备货不足安装需求。4、验收并网是项目完成的标志环节,并网验收成为瓶颈是因为施工企业前期与电力部门衔接不够,或是设备不合规范、或是电网改造未能同步等。
一是企业要制订和严格遵守施工规定。二是建设设计明确标准。
近期,我们也通过发改系统座谈会,与乡镇村干部、农户和施工企业座谈,实地察看等形式,对目前全市屋顶光伏项目建设进度情况、推进方法、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调研,对影响项目推进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总结研究了相应的应对之策及解决办法。前一阶段各地G20峰会维稳安保、环境提升等工作投入精力较大,金屋顶项目不仅涉及农户屋顶,还涉及机关、事业单位、工商业等其他建筑屋顶,各地重点放在农户屋顶光伏建设,其他建筑屋顶进展较为滞后。
建设标准上要求统一标准、规范建设,建议各地进行标准化设计、规范化施工,统一电网接入,要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结合四边三化,要具备美观度,不能出现屋顶牛皮癣;不涉及大面积基本农田、饮用水源、生态公益林和4A级以上景区;要加强光伏产品、光伏发电工程和建筑安装光伏的标准和质量管理,对建筑安装光伏的载荷校核、抗风、防震、消防、避雷等要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工程规范;制定新建厂房、大型建筑的建筑标准,为安装光伏发电提供基础。今年以来,为推动我市屋顶光伏建设,各地积极行动,破解难题,加快项目进度。抓好电源与电网的同步,确保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运。提高乡镇村安全生产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熟练掌握安全法规政策和标准,切实做到尽职尽责,管好安全工作。
二是加强和企业对接力度。根据各地的实际,推动合作模式多样化,经济实力较差的地区可采取以屋顶租赁为主、农户自建为辅,并结合光伏贷的形式为农户提供融资保障。
最快的县完成53.8%,最低的只完成了29.4%。一是各地加强和电力部门衔接。
确定意向包括初步意愿达成和勘察后签订协议,其中农户自建的还要交付定金。二、出现问题的主要环节及成因分析(一)出现问题的主要环节屋顶光伏项目建设主要流程为:宣传推广确定意向(农户申请)现场勘测销售及安装协议签订并网申请电力勘查确定接入方案施工安装并网预验收电表安装并网验收签订售电合同等步骤。